《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推荐文章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24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12-28 上一期   
封面和目录
2024年第13卷第4期封面和目录
2024 (4):  0-0. 
摘要 ( 71 )   PDF(4325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可降解血管支架在周围血管中的应用
徐知恒, 范伟健, 谭晋韵
2024 (4):  273-27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1
摘要 ( 129 )   PDF(1248KB) ( 204 )  
周围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群生存质量,较为成熟的传统支架技术仍有一定缺陷,而可降解血管支架的出现带来新的希望。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特性各异,各有优缺点,且开发进度各不相同。本文分析了可降解血管支架的特性、现状和挑战,以期待未来在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更好地应用于周围血管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及预防其手术风险中的应用
樊怡, 王硕, 庞衍平, 王秀艳
2024 (4):  279-28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2
摘要 ( 86 )   PDF(5263KB) ( 176 )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ML)模型,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展为肝纤维化的风险,以期可以通过早期非手术干预来减少患者未来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T2DM合并NAFLD患者的SWE图像资料。利用3D Slicer软件进行肝脏区域的图像分割与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在经过特征筛选后,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这3种ML算法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性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优的ML预测模型。结果 218例患者中,40例(18.3%)初诊肝脏硬度测量值≥6.5 kPa,提示存在肝纤维化风险。通过对每位患者SWE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共提取出849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数据标准化和特征筛选后,确定了5个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这些影像组学特征构建3种ML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在区分能力上表现最优,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64。校正曲线和DCA曲线提示其预测概率在0.4~0.7范围内时能准确提示患者存在肝纤维化风险。结论 本研究基于肝脏SWE的影像组学特征成功训练并验证了XGBoost模型,证明了其在预测T2DM合并NAFLD患者中肝纤维化进展风险方面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下的肺复张策略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吴宁, 骆岳峰, 林少锋
2024 (4):  285-28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3
摘要 ( 73 )   PDF(1285KB) ( 129 )  
目的 观察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的肺复张策略对其生命体征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4年3月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静-吸复合麻醉。麻醉复苏时,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法肺复张,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的肺复张策略。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手术结束肺复张前(T1)、复张后(T2)、拔管后30 min(T3)、术后1 d(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统计两组术后不良反应(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0、T1时,两组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SpO2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T1、T2时,两组MAP和HR水平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T2、T3时,观察组和对照组间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PaO2/Fi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的肺复张策略,其生命体征的稳定性不受影响,同时术后氧合作用得到改善,术后不良反应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康复联合肺保护通气策略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刘金峰, 纪玉玲, 郎堡, 郭光全
2024 (4):  289-29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4
摘要 ( 85 )   PDF(1278KB) ( 92 )  
目的 探讨肺预康复计划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接受腔镜下颈腹胸三切口食管癌切除(McKeown)手术的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2)术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术后常规呼吸训练及并发症预防,对心理、饮食、运动无特别建议。预康复组(n=43)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2周接受多模式干预方案,包括心理疏导、营养指导、呼吸训练、有氧运动。主要结局终点是术后7 d肺部并发症(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次要结局终点包括肺功能、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长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预康复组术后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t=4.435, P=0.035),但两组间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康复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P=0.006)与住院时间(P=0.009)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 d用力肺活量(FVC),预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23),但两组间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工气胸后吸气平台压(Pplat),预康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为期2周的预康复联合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接受McKeown手术患者有明显获益,可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抑制的影响
苏洁
2024 (4):  294-29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5
摘要 ( 69 )   PDF(1274KB) ( 120 )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疗效优势。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福州市晋安区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在患者接受麻醉前采用1 mg/kg氟比洛芬酯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进行静注)和对照组(39例,采用等量生理盐水干预),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间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插管时及拔管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及离开麻醉监测治疗室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施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够改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减轻患者疼痛情况,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提升细胞免疫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毅, 李碧君, 向肖瑶, 李建昌
2024 (4):  298-30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6
摘要 ( 75 )   PDF(1307KB) ( 121 )  
目的 观察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术后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肾上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筛查出的100例肾上腺性高血压并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术后血压情况分为术后血压正常组(n=50)与高血压组(n=50)。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上腺CT检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试验和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及术后半年的随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后的血压、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血钾水平、醛固酮水平等,分析术后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多为男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体重指数(BMI)较高、双侧均有肿瘤、肿瘤组织为PA与嗜铬细胞瘤、肿瘤较大、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服药依从性差者。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钾水平、卧位醛固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血压正常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卧位醛固酮水平低于高血压组,血钾高于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高血压组患者多为高龄、高BMI、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双侧均有肿瘤、肿瘤组织为PA与嗜铬细胞瘤、服药依从性差者(P<0.05)。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显著影响,术后高血压的控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的位置与数量、服药依从性。因此,对于高风险患者,术后应给予更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徐佳栋, 包文平, 杨帆, 于峰, 陈柯, 刘先艮
2024 (4):  303-30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7
摘要 ( 127 )   PDF(1287KB) ( 121 )  
目的 分析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73例大体积BPH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电切组和钬激光组。将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36例患者设为电切组,接受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37例患者设为钬激光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前列腺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钬激光组的手术相关时间指标均短于电切组,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治疗后,钬激光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大于电切组,残余尿量(PVR)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小于电切组(P<0.05)。术后,钬激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与电切组的13.89%(5/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BPH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提升预后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彪, 窦亚龙, 杨军林
2024 (4):  306-31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8
摘要 ( 67 )   PDF(1318KB) ( 93 )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并分析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3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PKP组(n=70)和PVP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个月Cobb角、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及术后3个月腰背疼痛发生率],采用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腰椎功能。133例患者术后有40例(30.08%)发生疼痛,分析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术后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的VAS评分、术后3个月Cobb角、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及术后3个月腰背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F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FI、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腰背疼痛患者和腰背疼痛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方法、骨折部位、麻醉方式、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其他基础疾病、合并软组织损伤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腰背疼痛患者和腰背疼痛患者术前的骨密度(BMD)、Cobb角、合并糖尿病、VAS评分和既往骨折史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BMD、术前Cobb角、合并糖尿病以及既往骨折史为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均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其中术前BMD、术前Cobb角、合并糖尿病以及既往骨折史为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此类患者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评估
利伟雄, 王光明, 刘兰, 李卫
2024 (4):  311-31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9
摘要 ( 85 )   PDF(1294KB) ( 159 )  
目的 分析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n=16)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发挥显著作用效果,安全性高,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钟萍, 邹丽丽
2024 (4):  315-31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0
摘要 ( 72 )   PDF(1289KB) ( 88 )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难治性子宫出血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莆田涵江医院妇产科接诊的85例剖宫产后难治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以行B-Lynch缝合术治疗者为对照组(42例),行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者为研究组(4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治疗指标,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止血有效率,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复旧率,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 相较对照组,研究组行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血浆输注量,术后止血、住院时间及术后2 h和24 h时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均减少/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数值降低,实验室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数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血率、子宫复旧率升高,子宫切除率、产褥期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B-Lynch缝合术,剖宫产后难治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多U型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控制出血,实现有效止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三黄液在湿热瘀阻型慢性难愈性创面创基准备中的应用
梁建华, 李杰辉, 庄智勇, 蔡金表, 黄阿勇
2024 (4):  319-32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1
摘要 ( 60 )   PDF(1307KB) ( 97 )  
目的 观察复方三黄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慢性难愈性创面(CRW)创基准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湿热瘀阻型CRW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及手术清创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外科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三黄液创面湿敷。观察两组创面愈合面积比、创面愈合深度比、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病原菌阳性率、再手术率、术后Bates-Jensen伤口评估工具(BW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面积比、深度比及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病原菌阳性率及再手术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BW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三黄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CRW创基准备中,能有效促进创面修复,缩短病程,减少创面感染,避免多次手术,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对患者疼痛及外观满意度影响分析
简有源, 张建丹, 卢占洲
2024 (4):  323-32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2
摘要 ( 59 )   PDF(1291KB) ( 98 )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对患者疼痛及外观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肌瓣转移游离植皮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研究期间数据资料后对比分析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3、7 d创面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外观总体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处理可改善临床指标,促进创面愈合,降低临床疼痛,同时提高外观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双侧全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尹承龙, 莫奇霏, 欧阳俊光, 李嘉兴
2024 (4):  327-32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3
摘要 ( 78 )   PDF(1286KB) ( 89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双侧全切术中实施喉返神经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双侧全切手术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喉返神经监测分为对照组(术中未行喉返神经监测)和观察组(术中行喉返神经监测),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水平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的比较上,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喉返神经探查时间、手术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6.73±2.46) min、(102.35±18.48)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17±3.54) min、(113.27±16.8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而言,在甲状腺双侧全切手术中实施喉返神经监测不仅可有效缩短喉返神经的探查时间和手术时间,还可有效减少暂时性与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侧方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研究
刘小华, 陈金剑, 高贵德, 陈福灯
2024 (4):  330-33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4
摘要 ( 67 )   PDF(1282KB) ( 87 )  
目的 探究颈侧方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其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行传统颈前正中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80例,行颈侧方入路手术。对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优于对照组,对切口美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侧方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确保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甲状腺功能,也顾及了患者的美容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
王剑
2024 (4):  334-33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5
摘要 ( 81 )   PDF(1270KB) ( 100 )  
目的 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15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后行毕Ⅰ式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手术后行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指标,术后6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及首次排便所需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感染、胃出血、肠梗阻、胃瘫、体质变差及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癌手术患者中,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相较于毕Ⅰ式吻合术,对患者胃肠道影响稍大,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阴道镜检查中应用宫颈管搔刮术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陈晶
2024 (4):  338-34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6
摘要 ( 69 )   PDF(1232KB) ( 101 )  
目的 在阴道镜检查中采用宫颈管搔刮术(ECC)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预测,研究ECC预测的准确性与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间因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同时行ECC的631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组织病理学和ECC诊断结果。结果 631例受检者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癌22例,宫颈腺癌4例,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66例、高度病变59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ECC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7.78%,灵敏度81.82%,特异度98.36%,阳性预测值64.29%,阴性预测值99.34%,Kappa=0.709;ECC对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92.23%,灵敏度88.00%,特异度93.33%,阳性预测值77.46%,阴性预测值96.76%,Kappa=0.774。结果提示ECC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阴道镜检查中采用ECC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早期筛查敏感性,减少漏诊率,从而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林必显
2024 (4):  342-34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7
摘要 ( 64 )   PDF(1259KB) ( 78 )  
目的 研究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5例肛周脓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根治组(n=38)和保守组(n=37)。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根治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期间收集并分析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肛周功能、并发症等数据。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肛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在予以不同治疗后,两组患儿肛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根治组(P<0.05)。结论 在为肛周脓肿患儿进行治疗时,一次性根治术与保守治疗效果接近,但保守治疗造成并发症的风险更低,建议在实际治疗中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袖状胃减容术对肥胖介导的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影响
陈伟玲, 相俊, 乐威, 王炎秋
2024 (4):  345-34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8
摘要 ( 66 )   PDF(3154KB) ( 69 )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男性生殖功能障碍,如男性肥胖继发性腺功能减退症、精子质量及性生活质量下降等的元凶之一。基于现实因素,减肥手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且其效力对重度肥胖患者最为显著。袖状胃切除术作为如今主流的一种微创减肥手术方式,具有围手术期风险较小、术后减重效果良好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介导的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影响,旨在为减肥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器械园地
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医用耗材管理时间的应用评价
张琼, 景子杰, 钱欢, 邵蕾
2024 (4):  350-35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19
摘要 ( 64 )   PDF(1441KB) ( 56 )  
目的 评价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医用耗材管理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组建由9名相关人员组成的品管圈项目组,选定“降低护士对LC医用耗材管理时间”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使用查检法寻找到护士对LC医用耗材管理时间均次情况,通过鱼骨图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真因并拟定对策后,运用戴明循环法实施整改措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提升了项目组成员的责任感、愉悦感、积极性、凝聚力、和谐程度、沟通配合、品管手法和解决问题能力,将手术室中医用耗材管理时间从11.7 min降至5 min,缩短了52.3%。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对LC医用耗材管理时间得到明显缩短,团队质量控制的能力得以提升。将品管圈用于改善手术过程中耗材管理这一领域中较为少见,本研究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
沈士新
2024 (4):  354-35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20
摘要 ( 121 )   PDF(1261KB) ( 83 )  
目的 分析手术设备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改进方案,以进一步加强手术设备的管理。方法 通过分析近三年手术设备故障情况,列出新设备验收及使用培训等流程的不完善处;同时针对导致设备故障发生的诱因(如日常使用中的人为因素等),通过对手术设备的验收、使用培训等管理方式及以房间为单元的分包制设备管理模式,降低手术设备在术中的故障发生率。结果 通过改进,近一年来各类手术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明显降低,设备的年度维护、检测率逐步提高。结论 加强手术设备的管理,不仅可为每台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并且对避免因设备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宏瑾, 谭笑, 刘俊红, 肖鹏霞
2024 (4):  358-36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21
摘要 ( 70 )   PDF(1297KB) ( 101 )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用于肾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56例肾结石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心理弹性、护理评价。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等5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创口感染等5项并发症患者的总占比为2.34%,低于对照组的8.59%(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量表36(SF-36)中8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3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等5项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方法可加快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整体的生活水平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化内镜治疗中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对感染控制的影响
曾楚云
2024 (4):  362-36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22
摘要 ( 64 )   PDF(1244KB) ( 80 )  
目的 探究在消化内镜治疗中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对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收治的50名接受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并进行分析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消化内镜治疗后并发的感染率及消化内镜相关感染监测指标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后的内镜治疗后并发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6%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消化内镜相关感染检测指标合格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消化内镜治疗中能够降低医院消化内镜治疗后患者并发的感染率,进一步提升医疗干预效率与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1例
姜元喜, 滕世峰, 曾郁, 徐霁充, 许树长
2024 (4):  365-36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23
摘要 ( 64 )   PDF(8849KB) ( 44 )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肠镜提示以右半结肠缺血为主,CT的特征是肠系膜静脉及其属支线性钙化。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京尼平对血管壁的损伤有关。总结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的认识,降低漏诊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享